山东轻工业学院
关于加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意见
(鲁轻院字【2011】112号)
为深入实施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更加主动地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我校“创建高水平工业大学,努力成为山东骨干大学和国家特色名校”目标的实现,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现就加强我校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战略意义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已经走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要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准确理解和把握建设高水平大学与服务社会的辩证关系,努力克服重教学科研、轻社会服务等思想误区,充分认识开展服务社会工作的过程既是学校参与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学校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更是学校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的过程。
加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我校举全校之力获取更多社会资源,加快实施“内涵提升计划”和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试点工程的必由之路,是学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改革完善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将学校的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转变为地方的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学校也只有在卓有成效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才能赢得尊重、赢得地位、赢得发展。
二、科学规划,明确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瞄准国际、国内学科发展前沿,又围绕国家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以内涵提升计划、特色名校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主动融入经济社会,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的水平和层次,把学校建设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山东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新跨越和新突破,在开放交流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的国内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发展之路。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人才集聚、特色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面向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组织架构;建立和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合作体制与机制,以项目(课题)为纽带,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形成我校与地方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之向规模化、效能化、特色化发展,建立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开放式科技服务与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山东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拓展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跟踪研究山东经济社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发展方向和重点,保证我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的优势地位。
三、突出重点,积极探索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效途径
(一)强化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构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平台
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专业和服务方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强化建设一批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和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不断加强重点建设,争取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努力争取承担 “863”、“973”等高层次科研项目,取得一批重要的能够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以应用型学科群和科技成果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努力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跟踪服务等形式,完善服务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创新人才集聚,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关键在于人才的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在培养、引进和使用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国家和山东省人才引进政策,在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设置特聘教授岗位,通过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吸引和稳定一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整合科研力量,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学术交叉、联合攻关,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加强对创新团队的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三)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服务
结合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紧缺行业的需求,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及时调整现有的传统学科与专业,重构课程体系,积极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冶金、交通、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商贸等专业。深入实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与创新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继续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的作用,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挥现有的硕士学位点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等有利条件,积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开展与各地市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四)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服务
组织各研究领域的专家组,就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整体性发展研究,并跟踪研究山东区域经济社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发展方向和重点,针对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态势,适时提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分析研究报告,推动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加强对山东区域经济带建设的创新协调机制、区域协作联动机制、经济板块间的对接融合机制等进行探索和研究,及时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整合人才资源,积极开展农村问题研究,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管理或技术层面的决策咨询服务。
(五)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与社会资源共享
通过政产学研合作,结合我校实际,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逐步向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及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提供科学研究或开展合作研究的必要条件。充分利用省、市、区各级政府优惠政策以及企业积极性,有效整合学校、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类优势资源,积极借助、借用地方公共服务、文化等设施,开展教育教学,建立校地资源共享、共同合作的良性渠道,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六)与山东各地市政府开展战略对接合作
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地方的功能,积极加强校地合作,本着“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地方政府建立全面对接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完善方式,在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智力引进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当前,应积极稳妥地选择一批合作基础好,对接口径宽,实际项目多的市、区、县建立全面对接战略合作关系,大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要力求实效,努力推进双方合作持久稳定深入地发展,逐步实现校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四、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系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多元化格局
学校成立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委员会,加强对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合作发展处合署办公),负责对全校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的职能,明确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分管负责人;各学院要制定开展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院长分管此项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推进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
加大力度建立与山东省各级政府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探索建立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合作事项协调推进机制、政策和投入保障合作协调机制等稳定的合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方对我校社会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搞好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努力推进我校社会服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持久化。大力推进干部交流与挂职工作,为社会服务、校地合作积极创造条件。
(三)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拓宽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渠道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母校发展的特殊资源和最可靠的支持力量。六十周年校庆以来,我校校友工作得到较大发展,并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快速发展对校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继续完善各地校友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校友信息库,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交流,发挥校友在学校发展工作中的信息纽带、信誉保障、服务支撑等作用,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策划落实项目,拓展学校合作发展空间。
(四)精心组织,切实增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手段,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吸引校外资源共同参与我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学院(系、所)根据专业特色,主动与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体,努力构建起我校地方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果,共同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各部门、各学院要组织师生深入企业、政府、社区、农村,通过实地调查、实地勘探和现场研讨的方式,了解地方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文化服务等方面的现实需求。要按照“带着计划下去、带着问题回来,制订方案解决”的思路开展服务工作,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五、完善政策,更好地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鼓励各学院优先申报、培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方向,并在专业建设资金分配上予以倾斜。鼓励学校科研人员深入城市、农村、企业调查研究,发挥聪明才智,用智慧和知识支持企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鼓励各学院、各单位和个人申报各种国家级资质和资格,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二)社会服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服务参加者根据其实际贡献大小按一定比例提成。对社会服务重大项目完成好的单位,将给予一定奖励,并在安排实验室、下达招生指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必要的倾斜。对社会服务重大项目予以必要的前期经费支持。鼓励教师通过主动设计争取地方服务的重大项目,对消耗学校资源少、单项经费额度大的地方合作项目,管理费的提取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采取弹性比例制度。
(三)定期对各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课题。制订社会服务工作的奖惩措施,调动各单位和个人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每年评选一批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为技术成果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包括研究人员和推广人员),学校给予嘉奖并作为考评依据。对工作失职,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责任追究。
(四)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服务社会特点和要求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人事管理和考核晋升制度,利用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在职称评聘、导师遴选和研究生名额分配等方面向社会服务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对从事面向市场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技术推广的教师,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所作的贡献为依据,评定相应职称。
服务社会不仅是当今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实现自身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整合产生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形成良性的学科生长环境,也有利于传统学科高新化,优势学科强势化,新兴学科集聚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校惟有自觉地与社会紧密联系,通过富有成效的服务,才能在服务社会中拓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全校要统一思想,构建一个步调一致、体制完善、目标科学、责任明确、措施有力的新体系,努力开创我校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人才集聚、特色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面向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组织架构;建立和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合作体制与机制,以项目(课题)为纽带,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形成我校与地方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之向规模化、效能化、特色化发展,建立面向山东乃至全国的开放式科技服务与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山东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拓展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跟踪研究山东经济社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发展方向和重点,保证我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的优势地位。